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大宋文豪笔趣阁 > 第337章 少女怀春(第2页)

第337章 少女怀春(第2页)

“诶!”

杨安国笑着打断,手指向周遭空置的考案:“你瞧国子监这些不成器的弟子,无一堪造之材,故而也已经很久没组织考试了。”

随后他感叹道:“不过若按旧日常例,国子监内部考试,是有‘监元’的,只是这‘监元’之名早已空置多年。然你既出自我国子监广文馆,今又高中省元,此等殊荣,岂能无相应名位以彰其盛?老夫思之,复兴旧制,正当时也!”

“周博士,快判卷吧。”

周敦颐和宋堂等人的判卷工作其实很简单,根本就没啥好判的,交上来的卷子,绝大多数都是狗屁不通,仅有几个勉强还能答一些的,答得也是稀烂。

故而,陆北顾毫无悬念地排到了国子监内的第一名。

“此番考试虽略显匆促,然规矩体例一概依足旧章。你的考卷我们都已看过,清通扎实,条理明畅,冠绝全场乃是意料中事,这嘉祐二年的‘监元’,非你莫属!”

言罢,杨安国也不待陆北顾回应,朗声吩咐左右:“即刻张榜公示!”

陆北顾立于一旁,知道杨安国这是要把他当成国子监的金字招牌,不过他也乐见其成就是了。

而经过这段时间的酝酿之后,开封城的各大热闹处所州桥夜市、马行街、朱雀门外的茶坊、大相国寺周遭,都开始有“消息灵通”的闲汉、说书人或是看似无意闲聊的茶客,将不久前东榆林巷酒楼里发生的那场激烈交锋,绘声绘色地传播开来。

之所以今天才发酵,倒不是皇城司做不到,而是一直在等待外交方面的进展。

关于屈野河划界的争端,在经过多日的谈判之后,宋夏双方进入了关键阶段。

于是,为了在谈判桌上取得优势,陆北顾挫败徐舜卿之事,也就成了大宋打出去的一张舆论牌。

而故事的核心自然是夏使徐舜卿的猖狂挑衅与最终理屈词穷的狼狈,而省元陆北顾临危不惧、挥毫而就《英雄论》,与字字珠玑驳斥谬论的场景,被大书特书。

而陆北顾那篇《英雄论》被誊抄传颂,徐舜卿的《英雄论》却成了陪衬的笑柄,连街头巷尾的稚童都能咿呀学舌般念出几句“丈夫之气,不因显晦而殊”,至于“守则泰山不移,持则金石不夺”、“嗟尔丈夫,当慎所立”等警句,更是迅速在士子与市民中流传开来。

只能说,皇城司的暗中推动恰到好处,既激发了民众的同仇敌忾之心,又极大地满足了百姓对才子佳话、外交争锋话题的喜爱,更将陆北顾的形象塑造得高大正面。

第337章少女怀春

一时间,陆北顾声名更炽,不仅以才学,更以气节风骨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这股由官方悄然引导,在市井间蓬勃生长的舆论浪潮,也成为宋夏此次外交博弈中,大宋用以占据道德与舆论制高点的一股强大的力量。

而徐舜卿本想搅动风云,阴差阳错之下却反而为大宋送来了一个宣扬国威、凝聚人心的绝佳机会,这恐怕也是他始料未及的。

都亭西驿所,夏国使团下榻之处。

此刻,徐舜卿正垂首躬身站在厅堂中,额角已经渗出细密的冷汗,在顺着鬓角的发丝“滴滴答答”地淌到地板上,他却不敢抬手去擦。

他身上依旧穿着代表使臣身份的华服,不过像是一副沉重的枷锁,勒得他几乎喘不过气。

一个声音在寂静中响起,冰冷、生硬,带着党项贵族讲汉话特有的奇怪腔调。

“徐舜卿。”

徐舜卿的头垂得更低,喉结艰难地滑动了一下。

“区区一个宋人书生,乳臭未干的小儿,就能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把我大夏的脸面踩在脚下?”

说话的是党项贵族野利莽,他便是第二批使团的正使,出身野利氏。

野利莽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怒意:“你引以为傲的文才呢?都被狗吃到肚子里去了?”

他猛地站起身,踱到徐舜卿面前。

“国相是让你来丢人现眼的吗?竟让那姓陆的小子借着此事扬了他的名?你这差事,办得可真是‘漂亮’!”

徐舜卿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辩解不出。

酒楼上的每一幕都像是耻辱的烙印,深深地灼烧着他的神经。

陆北顾那张年轻而英俊的面孔,那铿锵有力的驳斥,那些宋人学子随之而来的哄笑和鄙夷此刻仿佛化为了无数根细针,扎得他内心千疮百孔。

野利莽看着他这副模样,眼中的鄙夷更甚。

他冷哼一声,重新坐回去,语气稍稍放缓:“此事绝不能就这么算了!我大夏的威严,不是谁都能轻易触碰的。不过眼下时机不对,杀了那小子,会引来大麻烦,宋国正愁没借口发作呢。但是,这口气,必须要出!”

他顿了顿,目光如豺狼般看向徐舜卿:“总要让他付出点代价,让他记住,冒犯大夏是什么下场。也让你,将功折罪。”

徐舜卿猛地抬头,眼中闪过惊喜之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