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怀晏不曾想过,白雪皑皑的落春山下,竟藏了这样一片春色。
一刻钟后,两人回到山巅,宋怀晏跳下飞剑,大口喘息着,脚底还有些发软。他平复着自己的心跳,缓声说:“谢谢……”
少年收了剑并不答话,宋怀晏又迟疑着说:“抱歉,我以后,不会再打扰你练剑了。”
他忘了之后自己是怎么慌张地跑下山去的,只记得那晚的月光很亮,将下山的路照得很长。
那日之后,他以自己生病和失忆为由,征得掌门师尊的同意,再次回明镜堂学习,从最基础的知识和功法开始,重走宋晏十八年的人生。
在了解这个世界的理论和规则之后,他发现其实那些玄妙的仙术阵法其实也不过是一种“技术”,只是这些技术都依赖于这个世界充沛的灵气和特有的能量运行法则,也和每个人的体质有关。修炼适合自身体质的功法、剑诀,吸收和转化天地灵气为灵力,便能使出各种术法和剑招。
原来的宋晏是掌门的大弟子,在众多弟子中本也是名列前茅,只是近些年身体不好,耽搁了修行的进度。但他的资质应当也属上乘,加上这么多年的积累仍在,宋怀晏起早贪黑、刻苦奋进,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已大致恢复了从前一半的修为。
他也偷偷上过几次无尽峰,发现那个白衣小少年总是在山崖边练剑,当是日日勤勉,从未懈怠。他不敢靠近,便只站在远处的山茶丛后边悄悄地看着。
其实御剑之后的第二日他便来过,然后他站在这,发现了山茶边有两个脚印大小的地方和边上松软的积雪不同,是被反复踩实了的雪面。
原来,之前的那些日子,少年就一直站这里,这样远远地看着,对着自己这个占了他地盘的“小贼”,选择了一再忍让,最后,还开导了他那时迷茫的人生。
也是那天之后,他才知道无尽峰上住着的,除了掌门师尊,便只有他的小弟子沈谕。他们都说小师弟天资极高,深受掌门宠爱,但性情冷傲、凉薄乖张。
可他觉得,小师弟看着高冷,却是个内心温柔的人。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第12章眼前人
之后很久,他没有再上过无尽峰,也没有单独见到过沈谕。偶尔在宗门遇到,也都只是他单方面远远地点头示意,更像是形同陌路。
直到半年后,宋怀晏觉得自己的进度太慢,决心早上再提早半个时辰开始练功,那日卯时刚过他去饭堂吃早饭时,遇到了沈谕。
他提着剑,额角还有薄汗,气息有些急促,显是刚练完剑。
原来,他每日都起这么早。
于是宋怀晏又将晨练的时间提早了半个时辰,练完剑后再去饭堂。于是那段时间,他每天都会遇到沈谕。
虽然小师弟总是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但宋怀晏厚着脸皮日日与他同桌吃饭也没有被赶走,便逐渐大胆起来,开始先一步打好早饭等着他来。
沈谕无动于衷,宋怀晏便只能自己吃双份。半个月后,沈谕终于开口:“你早上吃太多了。”
宋怀晏才知道,跟小师弟就得打直球,因为他根本看不出他人的别有深意。
再之后,他们常常会一起出入饭堂和学堂,沈谕很少同他搭话,但偶尔见他练完剑,或者看书苦思时,会冷不丁地提点他几句。
客观的、直白的、一针见血的但十分有效的那种提点。
宋怀晏终于意识到,天才和普通人的差距。
他上一世也并不是特别聪明的那种类型,靠着比别人加倍的刻苦努力,才保持着还算优异的成绩,如今在云州世界,他也是拼尽全力,才勉强能跟上这里的步伐。
然而沈谕既是天赋型,又是努力型。八岁入宗门,虽早已过了修行最佳的年纪,却在短短三年内突飞猛进,达到了玄境。天地玄黄四境界,玄境是一般弟子修行十多年,至少十八岁才能达到的境界。
在他的衬托下,所有人都黯然失色,所以宗门的弟子多半不喜欢他,处处针对他。
一日,宋怀晏来到饭堂时,见七八个弟子正围着沈谕一人,桌上的粥碗和馒头被打翻在地。
“怎么娘们唧唧的,还打耳洞啊?”一人眼尖看到了沈谕左耳的孔洞,顿时嘲讽起来。
“哼,他可不就是凭着这张脸才在掌门那这么受宠的?小小年纪一脸狐媚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