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临安告破,梅州勤王
半年光景,金兵竟绕过姜家军重兵防守的长江沿岸,而后犹如破竹之势一般,十万铁骑逼近临安府的门户赤县,临安告急。
此时此刻临安城内,皇城之中,一片手忙脚乱、人心惶惶之景。百官们神色慌张,穿梭于廊腰缦回之间,仿佛每一寸空气都充满了紧迫与绝望。
有的大臣手忙脚乱地翻阅着兵书战策,试图从中寻得一丝转机;有的则聚在一起,低声急议,手指比划着,试图商讨出一条退敌之策,但言语间满是慌乱与无助。
宦官与侍女们捧着紧急文书疾步穿梭,或忙着为皇帝整理行车服装等,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不安与慌乱。
金殿之上,皇帝反复踱步,大声质问道:
“金人都打过来了!你们可有想好退敌之策!”他言语中满是恐慌,妄图把最后的希望寄托于这些趋炎附势的文武百官们。
“丞相何在?丞相何在!”他绝望的喊道,仿佛此时此刻还想着自己一手提拔的丞相贺温能够出现救自己。
“圣上!”贺温还是来了,面对金兵压境,一向优雅的他此刻也跑起了小碎步。
“圣上!金人越过了我禁军防线从而奔袭临安!姜帅的长江防线禁军居然丝毫不察!”他故作慌张道,还不忘贬低一番姜长云。
“都什么时候了!”皇帝已经不想听到这些排挤之言了,眼下对他来说,谁能救他于水火,谁就是忠臣。
“圣上,当下之际圣上应传旨让姜帅回师救驾!同时做好撤离的准备。”贺温嘴角闪过一丝狡黠,仿佛一切如同他设计好一般。
“快传旨!”皇帝对一旁的太监呵斥,随即又转过头问贺温:
“爱卿,我们能往哪里逃啊,金人还有多久打到”皇帝眼神中满是求助,此时此刻他也顾及不了皇家威严,能救他的只有面前的丞相了。
“圣上,臣建议即刻启程前往越州,剩下城中之事交给臣来处理,臣来时已令皇城中余下的禁军做好出发准备,即刻护送圣上离开临安。”贺温说罢,假惺惺的行礼,仿佛一切都胸有成竹。
“如此甚好!爱卿真是救朕于水火啊哈哈哈!”他听到自己的逃路已经被安排好时,终于放下了悬着的心,仿佛这整座临安城都与自己无关一般,只要能逃出去,自己就还是皇上。
“圣上万万不可!”
此时百官中一官员站出来说道,此人乃沿海制置使徐龙,早年于姜长云共同执掌禁军,兵败后被收回兵权,虽没有领军之才,却也是曾经抗金的将领之一。
“圣上!微臣今日刚收到消息就已派人前往禁军大营通知姜殿帅,按照临安与长江沿岸的距离,殿帅不出五日定可赶回,圣上若此时离开,临安定会一片大乱,寒了将士百姓的心啊!”他深知倘若皇帝出逃,那这大宋定然名存实亡,作为宋臣他自然不愿意看到如此结果,只能站出来力荐。
“哎呀,他回来就命他守城即可!朕意已决,此事就这样决定了!”皇帝好不容易硬气一回,在这涉及到自己生死存亡的关头。
“圣上明鉴,就算殿帅赶回,短时间内也没办法调集人马,金人有铁骑十万,圣上乃万金之躯,理应撤离临安。”贺温帮忙圆话,殊不知他早已做好了全局的算盘。
他撇了一眼徐龙,心里默念:
“好你个徐龙,都这种时候了不想着保命,还来跟本相作对,看到时候金人破城你有没有葬身之地。”
徐龙自知无力,只得作罢,无奈的低下了头,他虽曾出身行伍,但空有一身武力,早年在姜长云的指挥下得立战功,后来因狂妄被金兵大败,从此折了兵权,在朝中做了这么一个虚职的军事大臣。
这朝中自然无人敢和丞相对着干,他亦是如此,毕竟朝中文武们的家中老小,对比与家国来说更为重要。可他却内心敬重姜长云是不可多得的英雄,暗地里也会用言外之话提醒姜长云小心丞相。
随着皇上离开,众文武慌忙逃离出殿,回家收拾行囊盘缠,果真是大难临头各自飞。
“传令下去,即刻起封锁城门,任何人不得离开临安!”贺温朝属下吩咐道。
他终于露出了真面目:
“哼,金人的条件是让你们和姜长云一块陪葬,可怨不得我。”
果然,他暗通金人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金人如何南下,如何过得了长江天堑,又如何来得到这临安城,全是他的好手笔,甚至于皇帝出逃的路线,也是他设计好的,为的就是让皇帝离开临安,孤身无援,更好下手。同时又准备让这文武百官和临安城成为金兵的盘中餐。
“姜长云啊姜长云,我倒是要看看你敢不敢回来,你要是真回了,就等着被金人的铁骑踏平吧!”他冷笑道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