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要是不听话了,那后果······
不用想,也知道。
有人凝眉沉思,猜测着贾琮这么做的理由,到底是什么原因。
也有人不以为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也有人在考虑,这件事是真是假。
皇上闻听此言,也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贾琮先前,摧古拉朽的击退了蒙古人,又将蛮族人给一路打出了辽东,并不是怯战之人。
这次拒绝兵部的命令,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他的老婆孩子还在京城,这个时候,不可能跟朝廷作对才是。
以母后对贾琮的了解,贾琮应该是个重情重义的人,不可能置老婆孩子于不顾的。
想到这里,开口问道:「李爱卿,贾爱卿可有说过,为什么不肯出兵吗?是不是有什么原因?年前不是还打的好好的吗?」
李广路抱拳行礼:「起奏陛下,辽东王说了,此时不是攻打沈阳之时,沈阳城高墙厚,又有蛮族人的精锐防守,我军士卒战力本就比不过对方,强行攻城,只会是白白送死,得不偿失。
辽东王现在正在加紧训练兵马,提升军队战力,希望能够训练出一些精锐之士,到时候再对沈阳出手,辽东王说了,他从不打无把握的仗。
」
听到李广路这么说,皇上也暗暗点了点头。
贾琮的这个说法,倒是也合情合理,也许他说的是对的。
贾琮打仗,从不拖泥带水,拖拖拉拉的,一项都是全力出手,干净利落的干掉敌人。
这次,或许真的是还没有准备好,没有把握打赢对手。
在打仗这方面,满朝文武,可是都比不过他的。
再说贾琮已经打下了,大半个辽东了,剩下的沈阳,早一天晚一天,倒也不着急。
更何况,那已经是贾琮自己的领地了。
想到这里,心里也就释然了。
正要开口说话,就听有人说道:「全都是托词之言,明明蛮族人,已经被朝廷的兵马给打怕了,一个个望风而逃,趁机打下沈阳,应该是轻而易举,现在止步不前,居心何在?」
众人循声望去,正是内阁大学士刘晋。
李荣看了刘晋一眼,心中疑惑不解。
贾琮应该没有得罪这个家伙,怎么老是处处针对他呢?
「刘大人慎言,辽东王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将蛮族人赶回了沈阳,收复了被侵占的领土,此乃大功,怎可轻易质疑?
沈阳已经沦陷多年,蛮族人也经营了多年,防守肯定非常严密,小心一些也是应该的,总比吃了败仗,大败而逃要好吧?」
牛继宗也道:「不错,打仗需要审时度势,知己知彼,前线的情况,辽东王比我们清楚,刘大人一无所知,又不懂打仗,还是不要妄言的好。
」
皇上点了点头:「贾爱卿对战局的把握,可以说是炉火纯青,不是我们能够揣测的,既然他觉得时机不到,那一切就由他自己做主吧,相信贾爱卿也不会让朕失望。
」
「陛下圣明。
」
众臣齐齐高喝。
皇上面带笑容,扫了众臣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