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令。”
王宫之内朝堂之上,此时聚集了不少人,而禁军却只挡住了来得迟些的小臣,那些位高权重的,与王族有些亲戚关系的,尽皆放了进去——璟亲王手握禁军兵符,令出如山。
于是众位内臣外戚都表达过自己的哀悼之情后,很顺理成章地开始了对自家主子的推举。
北疆诸国朝堂建立的时间都不长,哪怕是北珣这种大国,朝堂议事也还留着游牧部族剽悍直接的习气,所以面上和气虚言刺探一个时辰后,几方人马很快陷入了激烈舌战——令人庆幸的是禁军尽责地守着,所以还没有人敢当场拔刀动拳。
听这群臣子外戚吵架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坐在朝堂一架屏风后的北陵璟叼着烟斗,微微眯起眼睛,十分愉悦。
北珣能发展至如今这样强大的地步,不得不说是学习了南方朝泉的包容并蓄,吸纳了许多其他部族的臣子。所以朝堂上吵得厉害时便是各地方言齐飞——反正都是北疆话,大概都听得懂。你引经据典我摆开战功,你说血统我讲情分,你谈现下时势我论未来之局……是非常适合收集情报、把柄,以及看出谁是真正人才的机会。
不管是谁最后能登上那个位子,他现在就得把朝廷势力和人才摸个清楚才方便未来洗牌。毕竟,他是要做北珣第一重臣的人,可受不了将来跟一群笨蛋共事。
北陵瑛听到朝堂的消息时,面上的表情像是吞了一块燃烧的火炭。
当初北陵琏出逃他就留着心眼细细搜寻了禁军上下,却没能找到那枚兵符,以至于禁军名义上虽是被他拿住,却一直无法真正调动。现下方知,那枚兵符并非被北陵琏带走,而竟是落到了北陵璟手里。
细细推敲一番,能在那时第一个弄到兵符的既不是他也不是北陵璟,而是当时还有余力的父王。把兵符交给北陵璟,说不得就是为了此时不让任何一家独大。
王宫之中,他部署的人本是最多的,要想兵不血刃就夺下那位子也该是最容易。但北陵璟这么一闹腾,倒把北陵琇北陵琏甚至其他的势力都放了进去,几方人马此时在朝堂剑拔弩张,后宫的妃子们也借着外戚的威风暗暗攒着劲儿伺机而动,北陵璟却偏偏不露脸去做靶子,只派了亲信传令。
更何况还有城外的北陵琇蓄势待发。北陵瑛头痛地揉揉额角,下令起阵。
北陵璟虽是闹了这么一出,但好歹还没明摆着跟他作对,那就先把阿琇解决了再说。
“告诉暗卫,都放聪明点。”北陵瑛招来幕僚,淡淡道,“阿琇不爱躲在军帐里,那样看不到战场。”
“是。”幕僚低声应着退出去,不多一会儿,便有数道黑影掠过了北陵瑛的军帐之外。
谁说要跟铁骑军硬碰硬才能赢的?
军阵之中的北陵琇冷静地观望着侧翼战况。结阵而来的北陵瑛军队冲击力十分强大——毕竟是宛族养出来的战马,不论力量速度都超过了她的骑兵队。大家都是铁骑,弓箭能派上的用场不多;而她又在下风处,火攻没用。
但,她的铁骑兵比较强,扛得住拖得起,也灵活得多。
受到冲击的铁骑军侧翼迅速分散成数股小队,将北陵瑛的骑兵团团围住,就像是困住一头爪牙锋利的狮子,虽然一时杀不死它,却也不会让它突破防线前进一步。
风声激烈,喊杀声比风声更显戾气。
一道金属流光突然从她身边掠了过去!
她身前西北方向三十步外,一道黑影从城墙上翻落下来,随即被混战的军队踩踏到了泥土里。
几乎没有人发现这个小插曲。
陡然又是一道流光,又一道黑影摔落。
北陵琇的瞳孔猛然一缩,回首四望,什么也没有看见。但是,分明有一道杀气倏忽而至,随着那道流光消失在两军交战的戾气之中。
太冷也太快,若不是她太过熟悉,恐怕根本无法发现。
北陵琇抬手按住了陡然加快的心跳,慢慢收回视线,继续观望眼前不容闪失的战局。
在她身边的温临江无意中扫过她的脸,愣了一愣,随即又将目光放到了战局之中。
帝姬殿下怎地突然笑了?这个问题,现在并不重要。
第五十五章
疏影不疾不徐搭上第三支箭,瞄准,松弦。第三名刺客滚落下来,很快湮没在尘土中。
折了三名部下,暗卫首领惊诧莫名,按捺不住稍稍从城墙角落探出头来查看情况,弓箭尚未搭起,不知何处而来一支疾箭“飕”一声掠过头顶,发顶顿时一凉,定睛看时,头巾被死死钉在身后土石中,箭尾犹有余劲不休。首领心底寒气大盛,正欲令部下不得妄动,却又想到若是此时放过了帝姬,在主子那里定无生路。思及此牙一咬,一挥手,三个暗卫同时起身拉弓。
三个,有点眼力的人都该知道有问题,不会再把部下白白往死门里送。仔细盯着城墙,却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