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跑团 > 第407页(第1页)

第407页(第1页)

郑教授不是陈颂和童一淮那样的天才,当然也绝对不是庸才,他一直从事对暗物质的研究工作,现在有了成果也不可能离开自己熟悉的领域,只会在这个方向继续深挖下去。

直接观测到暗物质的存在,对学术界确实是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又有陈颂的名字作为保证,《自然》杂志很快让它进入了同行评审的环节。

不过想要通过这个环节并不容易,因为论文虽然有陈颂的论证支持,在数据分析和论证方面非常严谨,可是数据本身是否准确,拿到论文的学者还需要进行重复实验。

然而问题在于,他们没有同样的探测器,即便进行了紧急按照陈颂论文的方法进行了技术改造,彻底完成并且重复实验也已经是半年之后的事情了。

不过对此郑教授的团队倒也没有什么疑义,实际上在论文审核这件事情上,半年的审核时间,甚至不算长的。

等到论文审核通过的这半年时间,谁都没有浪费,郑教授已经开始做新课题的准备工作。

陈颂那边更是将可控核聚变的理论研究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至于防辐射材料生产流程的工业化改造也已经完成,正在对工厂的生产线进行改造。

第116章想明白了二合一

事实证明,发现暗物质的消息不仅在学术圈引起了极大的震动,甚至于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都是一个大新闻。

虽然普通人大多数根本不知道暗物质到底是什么,但暗物质的大名大多数人却都是通过各种渠道听说过的,尤其是一些科幻小说,很喜欢用这种听起来就神神秘秘的东西做噱头。

而大众即便不了解,大多数依然会本能地对这种神秘的东西感兴趣,甚至有人以为暗物质本来就是科幻作品里才存在的东西。

然而突然有一天,看到报道说人类发现了暗物质,那岂不是科幻作品成真一样的震惊吗?

正是这种感觉,让发现暗物质的消息广为传播,很快成为了全民性的大新闻。

当然,鉴于一些人并不觉得暗物质是真实存在的东西,所以一开始听说这件事情的时候,还有不少人质疑是假新闻,直到看到包括科学院的官网以及一些官方媒体都有报道的时候,才相信这是真的。

可能会让郑教授和他的团队成员感到悲伤的是,虽然发现暗物质的是他们,可是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大众讨论的焦点却都是陈颂。

之于学者们来说,发现暗物质自然是意义重大的,但同样暗物质的发现也证明了当初陈颂发表的论文有一部分已经得到了证实,让陈颂距离诺奖近了一步。

之于大众来说,论文第一作者的名字了,除了陈颂之外,他们一个都是认识,陈颂又是第一作者,于是传来传去就变成了陈颂发现了暗物质。

陈颂走在学校里的时候,甚至还有不太清楚情况的学生问他是怎么发现暗物质的,让他也是哭笑不得。

但不属于他的功劳,陈颂是肯定不会冒领的。

陈颂自己不玩社交网络,也没有账号,同样不打算为了这件事情特意去开个账号。

于是他联系官媒,接受了他们的采访,也向外界解释这件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次采访陈颂的依然是曾经多次采访过他的记者王亮,现在的王亮年纪已经不小,听说再过几年就要退休了,但在退休之前他还是要好好完成自己的工作,让自己的职业生涯不留遗憾的。

两人也可以算是朋友了,所以王亮也不多客套,很快就进入了正题,陈院士,最近我国科学家发现暗物质的消息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关注,但很多人还是不知道什么是暗物质。您能不能用我们普通人能解释语言,大致解释一下,什么是暗物质呢?

陈颂:所谓暗物质,其实就是和我们日常所有见过或者观测到的物质相对的一个概念,我们把我们日常能见到的观测到的东西,比如说我们脚下的地球和宇宙中的其他星体,我们人类以及其他生物体和非生物体,当然也包括人造物体,还有我们肉眼看不到但我们可以观测到的空气之类的,称为明物质。

陈颂:曾经我们以为,明物质就是宇宙的全部。但后来,我们的物理学家通过在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各种现象的研究发现,无法用我们所能观测到的物质来完全解释,所以科学家就提出了一个概念,宇宙中可能还存在一种我们看不见也很难观测到的物质,这就是暗物质。通过严谨的科学分析,我们认为暗物质的总量其实远远超过明物质。

王亮:谢谢陈院士,您这样一解释,我们就感觉清晰明了多了。陈院士,这些天我在网络上看到一些说法,说是您发现了暗物质,并且发现暗物质的那篇论文里,您也是第一作者。您能说明一下发现暗物质的过程吗?

陈颂:在这里我要先澄清一点。虽然发现暗物质这件事情,确实可以说和我关系匪浅,但其实并不是我直接发现的。多年前我曾经进行过有关暗物质的理论研究,也发表了一篇相关的论文,其中就有如何观测和捕捉暗物质的内容。但论文发表之后,我并没有继续从事对暗物质的直接研究。

陈颂:这次直接发现暗物质的,是郑教授和他的科研团队,他们按照我那篇论文的内容,改造了观测器,经过数年的实验和努力,才终于有了这次的成果。而我之所能够被列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只是因为帮助郑教授的科研团队做了一些发现暗物质之后的数据分析工作而已,主要的功劳应该是他们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