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目光向南山看去,但见南山的汉军与唐军也交锋一处,难分难解。
“居高临下,没有理由会输!”
高骈为自己打气,深吸口气后继续挥舞令旗。
山腰处的汉军与唐军交锋更为激烈,而汉军所遭遇的劣势,也被刘继隆等人清楚看见。
“殿下,唐军居高临下,我军仰攻而去,体力耗费大半,是否撤下?”
“不必!”
提出这个建议的李商隐忍不住询问,显然他也动摇了自己的计策。
对此,刘继隆斩钉截铁的拒绝了他,并且自信道:“他们都不是新卒,知道该怎么在战阵中恢复力气!”
刘继隆说的没错,只因率军强攻的刘英谚和王思奉在发现强攻不动后,立马就开始结阵来恢复力气。
前军拼杀,中军和后军休息,每半盏茶的时间换队,以此来恢复爬山所消耗的力气。
唐军同样如此,但唐军的体力相较汉军来说,此刻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要。
“压过去!”
高骈眼见汉军内部开始调整,他不免着急了起来。
张璘见状,当即作揖说道:“高王,让末将亲自率军冲一阵!”
“好!”
高骈不假思索,而张璘得令后,立马率领四周数百唐军往山坡下杀去。
王思奉看到了率军杀来的张璘,但他丝毫不惧,咬牙挥刀:“战锋顶住,跳荡准备换长兵补阵!”
军令下达的同时,张璘率领数百唐军冲到了两军交锋的山腰上。
他手持两把铁锏,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汉军阵脚。
十余名唐军作为先锋替他破阵,并挡住了朝张璘扎去的长枪。
没有了长枪的阻碍,张璘举起铁锏,奋力砸下……
“砰——”
护面的面甲被砸得凹陷,血液从那些细缝中流出,汉军兵卒向后栽倒。
张璘破入汉军阵中,挥舞双锏,不断挥砸,汉军兵卒死伤不少。
王思奉见状,顿时舍弃长兵,更换强弓朝张璘射去。
瞬息间,箭矢射中张璘胸口,而王思奉最后一箭更是擦过张璘兜鍪,吓得张璘冷汗直冒。
只是片刻失神,汉军的跳荡兵便持着长兵补了上来,将张璘他们顶出阵外。
汉军阵脚重新稳固,这让观战的高骈露出失望之色。
汉军步卒配合太强,根本不给他们破阵的机会。
哪怕已经破阵,但若是不能瞬间撕开阵口,也只有被顶出的结果。
这样的局面下,高骈只能指望唐军能继续压制汉军,而不会在汉军恢复体力后被反推。
在他这么想的同时,战场上的情况也僵持住了。
汉军迟迟无法突破左右两侧的荒山,自然无法摧毁投石机。
唐军无法将汉军击溃,只能咬牙继续与汉军拉扯。
半个时辰、一个时辰、两个时辰……
两军从日上三竿开始交战,如今已经来到了未时四刻(14点)。
好在十月下旬的三川已经足够寒冷,若是换在夏季,汉军恐怕将会更不适应。
南方的冷,固然是那种阴冷穿透,但只要穿的足够厚,吃些热乎乎的东西,亦或者活动开来,那还是能够抵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