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归义非唐无防盗笔趣阁 > 第185章 因地制宜(第2页)

第185章 因地制宜(第2页)

刘继隆先后洗脸刷牙,最后穿上了那绢帛所制的常服。

不得不说,穿习惯了粗麻材质的衣服后,这绢帛的衣服还真是舒服。

也不知道那些纱绫锦缎的衣裳又是什么感觉,日后陇西富足了,自己也派人去剑南道买一些试试。

这么想着,刘继隆看了看铜镜中的自己,整理整理后对身旁护卫询问道:“如何?可还精神?”

“刺史自然是精神的!”

几名护卫笑呵呵的说着,刘继隆闻言笑道:

“你们守了一夜也累了,等会让庖厨炒菜的时候给你们分个小灶,吃完了再去休息,别空着肚子睡觉。”

“诶!”

几名护卫连忙点头,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好了,去庖厨盯着吧,吃完就去休息。”

刘继隆交代一声,随后便往衙门正堂走去。

盐井城不大,周长不过三里多一些,因此在刘继隆洗漱更衣的时候,城内的商贾便应征来到了衙门正堂。

随着刘继隆走出,尚铎罗与耿明、斛斯光、李骥、王思奉等人与十余名商贾先后起身。

“你们不用紧张,我今日设宴,主要是想说说井盐生意的事情。”

刘继隆抬手安抚众人,随后走到主桌主位入座。

见他入座,众人先后入座,而刘继隆也开口道:

“你们和黎壊的生意往来,我都看过了,没什么问题。”

“如今我来了,生意还是照做,此外我们之间的生意,我希望不仅仅局限在井盐上。”

刘继隆开诚布公的交谈,这让诸多商贾面面相觑,似乎没想到刘继隆竟然这么讲规矩。

若是换做河朔、两淮和关内道的那些牙将、节度使,恐怕早就趁机威逼,压根没有利诱这一说。

“使君是想让我们做陇西的牙商?”

一名商贾小心翼翼询问刘继隆,而他的这话让诸多商贾精神一振。

自安史之乱开始,朝廷钱粮不足,不得已让各镇“回易获利”

,自谋军饷。

正因如此,各镇为了自谋军饷,只能自己着手做生意。

一开始,各镇负责商贸活动以及邸店经营的是一些低级军将,即所谓“回易小将”

“回图军将”

等。

他们拥有相应的职衔,并在回图务长官指挥下逐利而动,足迹遍布饭藩镇辖境内外。

如昭义军较为知名的军将“青陟霞”

,其人在大中年间被昭义军使府委任“回图军将”

,先后负责昭义军在淮南、两浙、剑南等道贸易。

这种情况,一开始主要在北方,但随着时间推移,南方各镇也出现了这种情况。

只是军将毕竟是军将,做生意毕竟不是他们的本行,因此盈亏是很难保证的。

许多军将因为经营不善,亏损了本镇钱粮,还未返回本镇,便遭到拘捕。

正因军将理财的能力不行,因此许多藩镇另辟蹊径,从民间招募、署任善于做生意的商贾,授以本镇军职后,派遣他们前往本镇境外经营生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