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这不就是比赛的主办方给自己的命令吗?
让自己创作一个以「燃烧」为题目的鬼故事,不少于一万字。
这算不算是对作者的输入命令?
数据库?就是指的作者的素材库吧。
一个人从小到大,学过的知识,经历过的事情,幻想过的东西,这些应该都是数据库。
沈昭陵示意:“继续。”
北辰:“然后我会根据关键词命令,识别文学类型,调取我数据库当中相应的文学作品。
“比如说,鬼故事,我就会调取你——保加利亚小玫瑰的作品。进行模仿和学习。
“如果是科幻小说,那我就会调取科幻作家的作品。去分析他们套路模式。”
文学类型,应该也就是小说的题材。
指的是,魔幻、科幻、都市、恐怖、这种题材。
恐怖故事当中,会常常出现血腥、怪物、背叛、鬼怪、杀人狂之类的元素。
科幻作品当中,则会常出现量子、平行世界、高维空间等词。
沈昭陵知道,一种类型,有一种类型的常用套路。
无论是人物设定,背景设定,还是故事架构,都有套路。
“可以,精通套路,才能反套路,很聪明啊你,”沈昭陵如此点头夸奖道,觉得这种思考模式,和人类真的很相似,示意它,“继续。”
北辰:“学习完文学类型之后,我会进入创作。你会编剧学,我也会。我也有这种程序,什么古典戏剧三幕式、英雄之旅,这种简单的,我也会写。
“复杂一点的……比如《双生》那种多视角,外加多层结构嵌套,多伏笔多反转的悬疑故事,我暂时还不会。
“但如果你把细节大纲和各种关键细节写好了,交给我。我也能计算出来。只不过不确定是不是你想要的那种。”
“哦,”沈昭陵,“还有呢?你会按照经典戏剧理论设计故事,那你具体的场景是怎么落笔的?”
北辰:“我会通过语言模型来计算。不过不是像你一样,通过感觉和联想,而是通过一种概率的预测。
“比如……如果很多作家都写过「大象的耳朵像扇子」这种比喻句。那么当我写到「大象的耳朵」这个词语的时候,我就会因为搜索,而把「大象的耳朵」和「扇子」这两种东西联系在一起。也「比喻」一下。”
依靠概率进行创作吗?
也就是,因为大家都这么写?所以你也这么写?
沈昭陵觉得这略微有一些无聊了。
沈昭陵:“那你不会创造新奇的比喻吗?比如从来没有人写过的,把大象的耳朵,比作是孩童换牙时,掉落下来的牙齿?”
北辰:“……”
这可把它给难倒了。
北辰叹了口气:“一般来说我不会那么写。但如果你强行要求我写很新奇的比喻的话,我也会把「大象的耳朵」和「儿童掉落的牙齿」比喻在一起。
“但是……这也是一种随机组合,因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比喻……这二者真的有关联吗?”
“没有,只是我突然想到了而已,”沈昭陵示意,“你继续说。”
北辰:“最后,我会模仿别人的写作风格。通过分析别人的故事和修辞,来模仿。比如你,你喜欢半开放式诗意结局,那我就会模仿你。你喜欢用比喻,我也可以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