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很好,很有趣。那为什么你不用那种立体主义的叙事方法,把不同视角下的这个故事,拼贴在一起呢。比如说……同时把小陵、小萤、警察、旁观人群等等的视角拼贴在一起,这不是更好吗?更符合你这个故事《立体机》的含义?”
淮映勿折纸的手指停顿了一下。
问了那么多,会长的这句话,才终于问到了点子上。
既然你已经衍生出了“立体主义”的叙事含义,那为什么不用这种叙事方法进行写作呢?
为什么不去创造一个立体主义的故事?只有这样才符合你一向“内容和形式互相配合”的创作理念啊。
这是会长问的问题,也是淮映勿刚才想问的。
“嗯……”这一次,沈昭陵停顿了一下,沉吟着。
淮映勿早就发现,沈昭陵一思考,眼睛喜欢就向右上方看,跟个小松鼠一样。
呆呆傻傻,可可爱爱的。
估计是因为第一个上台,准备时间太仓促,没有想到这一点吧。
很正常,能理解,不过现场发挥成这样,也算是超神了。
“我确实想到了这种叙事方法,但,”沈昭陵欲言又止,似乎有难言之隐,“我确实能讲出来,但……我怕你们听不懂。”
大家:“……”
会场里一片沉默。
静止片刻之后,发出了一阵爆笑声:“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啊……我服了……”
“沈昭陵把我当成小呆瓜了。”
“小玫瑰好狂啊。但,我很喜欢。”
“确实,那样听起来会比较乱。太跳跃了。”
淮映勿:“……”
的确如此。
本身《立体机》这个故事也比较短,就几千字,留给别人的思考时间很少。
如果这个时候还用多重视角来讲述的话,无疑会给观众增加理解难度。
虽然那种“立体主义叙事方法”,会使得故事更加先锋艺术了,但却会牺牲了大众的理解和共情。
沈昭陵还需要现场的评委和观众给他投票呢。
舍近求远,没有必要。
很聪明的做法。
也很具有先锋意识,创新精神。
沈昭陵站在那里,简直越来越像一个艺术家了。浑身上下都写满了态度和锋利!
想到这里,淮映勿又回头问了一句:“我嫂子漂亮吗?”
“漂亮。”
后面俩人齐齐点头。
那是。
他这才心满意足地把头转了回来。
……
评委席也交头接耳地笑完之后,大家终于把头抬起来。
会长:“好,挺好,可以理解。确实故事太短了,如果以后留给你的篇幅比较长,你可以尝试一下这种写法,我觉得会更好。更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