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不会抬头仰望那种东西,只是把它踩在脚下,当成垫脚石。
来让自己站得更高,以此看得更远而已。
……
小银的银眸,逐渐幽深起来。
“还有什么——‘形式与内容,是互相影响的,相辅相成。’什么文笔是形式,内容是表达……我的天呐……当时他讲的,本来我都快忘了,结果你这么一问,我又都给想起来了!”
长脖子双手成爪,崩溃般地挠了挠她那繁盛茂密的黑色卷发,啊啊直叫,
“我本来就不会写!文笔一坨大粪!他一给我扯这些,我就更不会写了,连动笔都不敢动笔了!”
小银:“……”
已经想象到了。
第三重,确实有一些反直觉。估计当时直播间的观众,都在弹幕上扣问号吧。
小银看她焦急崩溃的模样,弯了弯嘴角:“然后呢?他让你们关注于自己的表达?所以使用自己的文笔?”
长脖子松开头发,丧气道:“不!他叫我们忘记第三重……说那还不是我们现在该想的事。说那太难,也容易被误解。
“让我们就专心写第二重,质朴简单的文笔就好了,不要想着玩花活。因为这种阅读更流畅,在比赛当中也更容易获得读者的投票。”
小银:“哦——”
那看来,那个人还是给出了很实用的建议。
只不过……
这个人举的例子,总是会从一种东西到另一种东西,似乎很喜欢联想类比啊。
就跟szl115一样,把“信息”,联想成实体的“信息茧房”。
这两个人的创作思维方式,倒是很接近。
难不成“那个人”就是szl115?!!
*
他记得,在一个颓圮的石墙之前,黄沙之上,淮映勿曾经一袭黑衣,站在那烈阳里,跟他说过:
“创作者与创作者之间最大的差异,不在于技巧,而在于思维。前者是‘术’,后者是‘道’。前者可以短期练习,后者却只能长期培养。”
当时小银还顺嘴问了一嘴淮映勿:“那会有两个思维完全相同的创作者吗?”
结果淮映勿却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来,眼神讥诮,反问他:“你能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吗?”
“……”
小银心中分明。
这当然是不能。
那szl115,也肯定就是那个人了,否则两个人的创作逻辑不可能这么像。
*
小银的心脏骤然收紧,死死地盯着长脖子:“你说了这么多,所以那个人到底是谁?!!”
长脖子被他的表情吓到,往后缩了一下脖子,眨了眨眼睛,最后才从嘴里挤出来一个字:
“萤。”
作者有话要说:
后面好几章都是非线性叙事。
是各种人视角的插叙和倒叙,然后再转入现在的时间线。
但肯定能看明白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