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有点太嚣张了。”
即使是黎恩,看着眼前的大兵营,也有点懵。
熟悉的地方,完全不同的风景,在迪蒙的帮派接手了部分街区之后,某些产业就变得很不适应环境一些“友好的原帮派份子”献出了自己的地盘,原本欢腾热闹的花街、酒巷、奴隶场,直接被推平重建。
大批的厂区比起过去还要简陋的多,但进进出出的劳工却也比过去多几倍。
这是新建的工业区,一部分成了渔获的加工厂,一部分是织布厂及其配套产业虽然污染问题很成问题,但现在显然并没有人在乎,大部分废液直接排海了。
考虑到本地的低工业化程度,至少在有生之年,不需要担心整个海洋的循环出现问题就是要防备海怪、海族甚至海神找上门。
实际上,这里应该构成了一个新的产业园,虽然主营的依旧是一些低端轻工业、炼金初加工、人力服务租赁、渔获加工等低端产业,但的确提供了相当不错的就业数量。
对于很多人来说,虽然赚的少了,但也赚的安心了。
毕竟大部分人依旧只是理智正常的普通人,如果有的选,也不会想着拿命换钱谁不想体面的活下去,谁也不想走在路上,突然被人“脑洞大开”。
“税,有问题吗?”黎恩随口问的,却是他最担心的。
这个年代的税,可是相当的沉重,很多原本可以糊口的产业交了税,就变得活不下去了封建时代的领主、税务官可不会管市场、产业、经营者能不能活,他们只要收到税就行了。
至于税的理由从人头税到经营税还比较正常,特种行业的针对性纳税也有,还有劳役、军役等等麻烦,就如某个星球曾经有的单身税、窗户税(开窗就交)、电视税、懦夫税、胡须税、吃油盐糖税。
当领主、国王想要收钱的时候,他们可以找出一万个理由,而王国弱小的现实,反而让其税很重税收到何处去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黎恩这边大多是高用工人数低利润的产业,真的按用工、人头、口粮消耗来收税,保证第二天就破产给你看过去很多产业一直没有发芽,就是被这种无形的手压着。
而别的地方、时代有这双市场压制之手,可能是为了产业规划的发展,但在这个时代这个王国,应该就是某个国王、大贵族缺钱用了
“黛妮雅殿下给了三年免税。”迪蒙又多出了一个刀疤的脸,笑出来有点吓人,但他的心情的确不错。
原本还准备逃税的,结果都省下了完全交税是不可能的,那百分百破产。
“。看来,真的要感谢她了。”
这看似轻飘飘的一句命令,让黎恩等人都松口气。
真的严格按照王国税法来纳税,就是大贵族也要破产,因此很多时候都是选择性执行。有的产业只有贵族能干,是因为税务官不会去找他们收税。
完整的税法需要专门的税学家去研究,基本不可能执行,各方面的成本都太高了,各个产业一直都是选择项执行。直白点,根据领主、君王的需求随便来,他们想要收额外税金的时候,现场翻税法,如果没找到合适的,现场编新的税种。
百分百执行基本不可能,各个地区的税赋都不一样,收税、逃税、抗税都是要看实力的。
王国的情况很糟糕,王室偏弱却没有因此降低税赋相反,那些领主、军头、大贵族可以很方便的胡来,大部分税金也不可能进王室,能进本地的账成为军费,那些领主就算是有良心的。
而这份“随意税”、“不讲理重税”,在各方面都影响着所有人的生活。
这方面,黎恩过去其实也是有体会的。
“她还减免了‘书税’、‘印刷税’。我们买了很多织布技术的小薄本,医疗的也买了,还准备建一个小医院”
出于某些原因,本世界的贵族、王室,并不喜欢普通人获得太多的知识和技术,那么提高知识的售价就是一种无言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