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比都的局势,在表面的平静下,暗流愈发湍急。杨龙虽凭借雷霆手段和关键证据暂时压制了旧势力的反扑,但他“华人”的身份和背后第五特区的影子,如同原罪,在骠国军政府内部一些极端民族主义者和利益受损者心中,埋下了更深的芥蒂。
闵上将在权衡利弊后选择了暂时妥协,但这妥协并非真心实意,更像是一种蛰伏。他需要时间消化杨龙带来的冲击,也需要一个更稳妥、更不沾血的方式来处理这个日益尾大不掉的“合作者”。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暗流在旧势力残存分子和一些心怀不满的骠族少壮派军官中,开始流传一种论调:“杨龙能拿到如此机密的核心证据,恰恰说明他与外部势力勾结之深。他今天能用这些证据扳倒索图,明天就能用其他证据扳倒在座的任何人。”
这种论调极具煽动性,尤其迎合了军内日益抬头的大骠族主义情绪。
先前被李刚部分影响的媒体,在更强大的压力或更优厚的利益许诺下,开始悄然转向。他们不再直接攻击闵上将或为索图鸣冤,而是将矛头集中指向杨龙的“身份问题”。一些看似“客观”的评论文章开始探讨“国家核心权力部门是否应由非主体民族人士长期担任要职”,并引用“国际经验”暗示潜在风险。市井之间,关于杨龙“架空总司令”、“欲效仿古代权臣”的谣言开始散播。
议会中一些原本中立的议员开始对杨龙主管的部门工作提出种种质疑。从军费开支的细节,到人事任免的“程序问题”,再到对特区政策的“关切”,各种听证会、质询会接踵而至,让杨龙及其团队疲于应付,消耗了大量精力和政治资本。他提出的旨在促进经济发展、缓和民族矛盾的政策,在议会层面遭到各种刁难和拖延,难以推行。
闵上将以“减轻杨龙将军工作负担,使其更专注于军队现代化”为由,对军政秘书处的权力进行“优化调整”。几个关键部门,如人事、后勤、情报分析等,被划归新成立的、直接对总司令负责的“特别办公室”或交由其他忠于闵上将的将领分管。杨龙虽然保留了主任头衔,但实际权力被大幅削弱,逐渐被排除在核心决策圈之外。
那些曾因利益而与杨龙走近的官员和将领,在感受到风向变化后,开始有意无意地疏远他。重要的社交场合不再邀请他,私下里的沟通也变得谨慎而官方。曾经许诺的支持在关键时刻变得含糊其辞。吴温奈将军等元老也保持了沉默,他们或许不认同极端民族主义,但更不愿在局势不明时卷入漩涡。
先前答应给予特区的物资配额和贸易便利,在实际执行中被层层设卡,大打折扣。通往特区的关键道路修缮计划被无限期推迟,特区在骠国腹地的商业活动受到各种“合规审查”的骚扰,经济损失开始显现。
军政府以防务需要为名,对几个关键地区的驻军进行“例行”轮换。一些被认为与杨龙关系较好或对特区态度温和的部队被调离核心岗位或边境要冲,取而代之的是由极端民族主义将领掌控的、对华人势力抱有敌意的部队。特区周边的军事压力并未因之前的冲突平息而减少,反而以一种更常规、更不易被指责的方式持续存在。
杨龙在内比都的官方警卫人员被以“加强保护”或“统一调配”为名进行了部分更换。新来的警卫表面恭敬,实则监视意味浓厚,让杨龙感到如同身处囚笼。他的一些贴身亲信开始遭遇“意外”,或是在调查中莫名陷入麻烦,使其力量被进一步削弱和孤立。
同时李刚通过北斗的内比都网络,截获了模糊的、针对杨龙的物理清除计划讨论。虽然无法确定来源是旧势力余孽还是闵上将的默许纵容,但危险信号已经亮起。王迁甚至秘密潜入内比都,当面警告杨龙,并提出秘密护送其返回特区,但被杨龙拒绝。他认为此时一旦逃离,不仅前功尽弃,还会坐实所有指控,给闵上将武力解决特区提供绝佳借口。
在一种极度压抑和不信任的氛围中,内比都宣布将举行一次高级别军事会议,旨在“统一思想,应对当前复杂局势”。会议地点设在位于郊外的一处军营,所有参会高级将领不得携带过多随从。
会议当天,气氛诡异。会上,一些将领对杨龙的指责趋于公开化和激烈化,甚至有人拍桌辱骂,称其为“骠奸”。杨龙据理力争,但孤立无援。
会议中途休息时,异变陡生。
军营内突然传来一阵激烈的枪声和爆炸声。混乱中,灯光瞬间熄灭,通讯也受到强烈干扰。
当备用电源启动,混乱平息后,杨龙倒在血泊中,身中数弹,生命垂危。而他身边,躺着两具身穿特区部队制式服装的尸体,据现场其他“幸存”军官描述,是这两名“特区杀手”突然暴起袭击了杨龙将军,并在混战中被击毙。
消息传回第五特区,关翡勃然大怒。
军政府官方媒体迅速定性,宣称“第五特区极端分子因不满杨龙将军维护国家统一之立场,悍然实施恐怖袭击”,并大肆渲染特区的“背叛”与“凶残”。要求严惩凶手、彻底解决特区问题的呼声在内比都和部分骠族地区被刻意引导至高潮。
郑粟命令特区部队进入最高战备状态,所有边境关口紧闭。新型无人机群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和密度在边境线上空巡弋,明确警告内比都,任何借机扩大事端的军事行动都将遭到致命反击。特区内部,同仇敌忾的气氛被点燃,但同时也在为可能到来的全面冲突做最坏打算。
杨龙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生死未卜。但无论结果如何,他在骠国政坛的政治生命已经实质上终结。他被刺杀的“罗生门”,成为了压垮骠国国内民族和解与政治信任的最后一根稻草。第五特区与骠国军政府之间,那道本就脆弱的互信桥梁,彻底崩塌。
杨龙事件,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将骠国和第五特区都卷入了更深的漩涡。关翡失去了在内比都最关键的支点,骠国军政府则背上了一个难以洗刷的政治污点。和平的窗户纸已被捅破,虽然全面战争尚未爆发,但双方都已剑拔弩张,信任荡然无存。
关翡站在指挥中心的大屏幕前,看着代表骠军调动的一个个箭头,眼神冰冷。他对着身后的李刚、郑粟、王迁等人,缓缓说道:
“既然不准备讲道理,那就按照不讲道理的方式来,李刚带人把与此事件有关系的所有人全部都控制起来,我不需要证据。郑粟,先给我打掉军政府一个主力团,既然选择了开始,那么接下来什么时候结束就由不得这帮孙子说了算了。”
李刚与郑粟肃然点头,眼中闪烁着计算与冷酷的光芒。他知道,真正的暗战与明争,现在才刚进入最残酷的阶段。